FTA原产地证(原产地证规则是用好FTA的关键)

2022-01-17 17:02:01
产地证办理师
21

  货物贸易是FTA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关键是利用原产地规则及其原产地标准和直接运输规则,与合作伙伴国家实施大多数行业的关税减免,直至零关税。

FTA原产地证(原产地证规则是用好FTA的关键)

  例如:一台空调在A国进口的最惠国关税税率为10%。如果中国和A国没有签署FTA,当中国原有的空调出口到该国时,关税将按其最惠国税率的10%征收。如果中国与A国签署FTA,空调协议税率为0。那么,当中国原有的空调出口到该国时,它将享受零关税的优惠待遇。这将大大提高中国空调在A国的价格竞争力。

  FTA关税减免模式主要有三种:零关税产品。FTA生效当年或几年后,产品进口关税降至零;FTA生效后,优惠关税产品的进口关税立即或分阶段降至一定水平;例外,很少有产品不降低关税,进口关税仍然适用于最惠国关税。

  原产地是什么?

  商品的原产地可以生动地比作商品的经济国籍,有时可以标记商品的质量、价格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区分商品的来源,然后采取不同的待遇。在当今世界贸易中,由于进口商品的原产地不同,仍有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措施(如享受协定税率待遇、贸易数量配额、反倾销、反补贴等)。因此,确定商品的原产地对确定商品进出口应适用的税率和可能实施的贸易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应该注意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原产地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原产地的概念。

  原产地规则有哪些?

  原产地规则是指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标准和方法。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原产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和。其活力在于实施不同国家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各国通过原产地规则制定的松紧和实施程序,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货物的原产地被用来确定不同国家关税税率的适用性和国际贸易的统计数据。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签署,各国政府使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利用更复杂、更隐蔽的原产地规则实现国内经贸政策目标,往往成为各国政府的习惯性选择。原产地规则被各国用来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环境保护、贸易安全、包括自由贸易区在内的优惠贸易关税等国家歧视性政策目标。因此,相关国际组织加强了原产地规则的协调和管理,努力确保原产地规则的中立性,防止原产地规则在新形势下阻碍和扭曲国际贸易,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

  在适用目的上,原产地规则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贸易政策措施和关税政策。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它是一个国家根据实施其海关税和其他贸易措施的需要,由其立法独立制定的,因此也被称为独立原产地规则。它包括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保障措施、数量限制或关税配额、原产地标志或贸易统计、政府采购中采用的原产地规则。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必须遵守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即普遍适用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进口货物。

  就中国而言,中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于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自GATT/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以来,世界一直致力于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一旦工作计划完成,世贸组织成员将实施统一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以取代各国独立制定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优惠原产地规则。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为实施国家优惠(关税)政策而制定的原产地规则。优惠原产地规则通常作为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的重要配套工具,用于识别和确定进口货物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优惠原产地规则所涉及的税收优惠可以是单向优惠(如欧美普惠制度和中国对欠发达国家的优惠措施),也可以是双向优惠(如自由贸易协定等)。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口货物是否能享受优惠待遇的政策工具,一般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应比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更严格。FTA适用于优惠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标准的差异。

  原产地标准是指原产地规则中规定的判断货物原产地的依据。无论是优惠原产地规则还是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世界各国在具体产品原产地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

  ◆完全获得标准。主要适用于农矿产品,是指一种产品在一个国家完全获得或制造。在各国原产地规则中,这一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上。

  ◆实质性变更标准。理论上,只要使用非原材料加工的产品,该标准就适用于此。衡量实质性变化的可以是下列标准中的单一标准、选择性标准和混合标准:

  税则分类变更标准:指非原材料在原产国生产加工后,所得货物在税则分类中发生变化。本标准具有准确、客观、透明、可预测等优点。

  增值标准:指产品价格中当地成分的增值达到一定比例。根据本标准,商品必须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获得一定比例的增值,才能具备原产品资格。这一定量标准简单易懂,但市场汇率、价格波动等因素会影响判断货物原产地的准确性。

  制造或加工工艺标准:根据本标准,只要货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并在加工过程中满足赋予货物基本特征的具体工艺,就可以将该国或地区视为货物的起源。各国或地区可根据自身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需要,对某一类别或品种的产品制定具体的加工工艺。缺点是制定不同的工艺标准对特定产品成本高,容易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

  直运规则的交集。

  与其说是原产地规则,不如说是货物贸易中与原产地规则密切相关的运输条件和要求。

  目前,各国签署的FTA对缔约方之间的货物直接运输作出了明确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不同,但一般有三个共同点:第一,FTA项下的货物必须直接从出口商运送到进口商。第二,当相关货物被第三方转运或储存时,不得进入第三方进行贸易或消费。第三,相关货物必须在第三方过境时受到过境方海关的监督。通常,各国或地区也根据情况要求运输文件和第三方出具的未经加工证书。

本文链接:http://www.mchandizheng.com/cdzzs/349.html

标签: FTA,原产地,证规,则是,用好,关键
首页
一键拨号